小视角大菜博丨寿光“菜篮子”做成全产业链

在第二十三届菜博会上,2000多个蔬菜品种、80多种栽培模式、100多项新技术通过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完美展现,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不仅是寿光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好诠释,也是“寿光模式”的再次推广。

近年来,寿光始终坚持以产业为核心,围绕全要素、全产业链创新探索,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菜,从一棵菜到一桌美食,从一座蔬菜大棚到一座“蔬菜工厂”,将蔬菜这一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成现代化的高效产业链,让“寿光元素”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

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菜

聚焦全产业链蔬菜生产“工厂化”

在位于稻田镇的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内,一座座智能化的联栋温室连成一片,甚是壮观。

走进智能连栋温室内,仿佛进入到一座小型工厂,一串串西红柿如宝石般挂在枝蔓间,红的、黄的、迷彩的……伴着丰收的景象,无需去别处,在这里,你便可以全程见证一粒种子到一棵菜的成长历程。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寿光人深知种子的力量,自2012年开始相继出台蔬菜种业发展扶持政策,拿出专项资金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到目前,寿光自主研发的蔬菜品种已达160个,种苗年繁育能力达到18亿株,产值10亿多元,国产蔬菜品种占有率达到70%以上,并且逐年提高,实现了“寿光菜、寿光造”。而在示范园内省内规模最大的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已收录种质资源2.1万多份,构建起包含高标准种质资源库、分子育种实验室、种子周转库等从育种研发到种子生产的“一条龙”体系。

奶油生菜、三色水果椒、苹果苦瓜……在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内,各类蔬菜琳琅满目,蔬菜种植背后满满的“黑科技”更是让人大开眼界。这里应用荷兰、以色列高端蔬菜种植技术,采用无土栽培模式种植,栽培基质为椰糠,集成应用熊蜂授粉、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管控等最先进的技术,全面推广蔬菜标准化体系,蔬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AA级标准。

在园区物控中心,占据一整面墙的智慧物联平台映入眼帘。记者在屏幕左侧可以看到整个园区的运营模式,从标准化种植到全程可追溯,涵盖了整个蔬菜全产业链。在屏幕右侧可以看到整个蔬菜小镇的全景、数据统计、气象预报、环境监测、温室情况。工作人员介绍,藉由该套系统,园区真正实现了全链条标准化、智慧化生产。

从育种到蔬菜产出,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是寿光最早引入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种植基地之一,在这里,通过做好“种苗、技术、农资”等六统一,基地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已经串联起一条条标准化产业链。产业工人只是负责种,产前产后两端由公司来承担,每个环节都得到可控可追溯。如今,寿光不少蔬菜园区都采用“工厂化”理念建设运营,全链条标准化、智慧化生产大大提高,实现蔬菜产业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探索出一个在全省、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发展的“寿光新模式”。

从一棵菜到一桌美食

围绕三大产业链条打造全域预制菜

在位于文家街道的鲁盛品牌净菜初加工及冷链物流仓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一颗颗奶油小白菜经过包根、剔除老叶、传送、自动包装后,进入包装箱。每个包装袋上都贴有鲁盛农业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以全程追溯这批小白菜生长环境、土壤、用肥、用药情况。“经过加工包装后,价格也随之提高。像这棵奶白菜,价格最高时,一棵奶白菜卖到3元多。”鲁盛农业负责人李胜介绍,从自主品牌的种子,到端上餐桌的美食,鲁盛农业采取工厂化、订单式的运作方式,保证每天蔬菜供应从田间到厨房新鲜直达。

产业链向前延伸一环,就可以多创造几倍的效益。寿光市立足蔬菜产业基础,不断创新,着力开拓优质蔬菜、功能蔬菜、净菜、鲜切菜、预制菜等产业新业态,完成从初级产品到精深加工产品的链条延伸,推动寿光市蔬菜发展进一步迈向品牌化、高端化。作为全国的“菜篮子”,寿光市在预制菜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产业优势,近年来通过不断引导企业加快向蔬菜全产业链延伸,预制菜行业发展突飞猛进。以寿光亿龙食品公司为例,早在2012年就投入了先进的预制菜生产流水线,从事高端预制菜加工销售。如今亿龙食品把预制菜送进了航空餐的“餐盘”,成为国内航空配餐龙头国航中央餐厨的重要预制菜供应商。经过引导和发展,在2021年,寿光市这样较具规模的预制菜企业有27家,实现产值78.8亿元。

依托蔬菜资源优势,锚定现代农业预制菜板块,寿光市专题研究,集中发力,把预制菜产业纳入“双招双引”的重要一环。作为国内首家蔬菜集成产业园区,正大寿光国际蔬果智慧产业园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落户寿光。该项目分为蔬果深加工中心、蔬果鲜食鲜切中心、婴幼儿蔬果辅食加工中心、蔬果集成分拨中心,配套建设清洗、加工、烘干、质检、包装、冷链物流、生鲜仓储等设备,不仅每年会增加500至600个就业岗位,还将全方位延伸蔬菜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补齐寿光智慧农业发展的短板,对区域农业现代化产生积极影响。

近日,潍坊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潍坊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了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的目标,寿光市更是顺势而为,吹响了抢占预制菜产业高地的冲锋号。围绕蔬菜预制菜、肉类预制菜、水产预制菜三大产业链条,谋划建设三个预制菜产业园,全面配套物流、仓储、包装、电商、金融等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区域内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全域预制菜。

从一棵菜到一个品牌

让“寿光菜”成为“品牌菜”的代名词

在稻田镇崔岭西村,全村的果蔬大棚都有水肥一体机,更先进的还安装了智能放风机、智能雾化机和智能植物生长灯。村民们自豪地说,一个大棚就是一个“绿色工厂”,通过手机随时察看蔬菜长势,实现滴灌浇水、通风、补光温控灯,在家里动动手指就把多数农活干了。过去夫妻俩最多能管理2个60米长的大棚,现在可以轻松管理3个100米长的智能大棚,亩产量和收入提高大约30%。

“我这个大棚里种的西红柿‘崔西一品’,是寿光自主培育的优质品种,酸甜可口,超市里每斤能卖到20元。”崔岭西村村民崔江元说,借助于“崔西一品”这个蔬菜品牌,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群众存款百万元户占到十分之一以上,户均存款30万元。

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品牌富裕一方百姓。近年来,寿光培育了一大批像崔西一品、桂河芹菜、纪台长茄这样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农业品牌。尤其2021年以来,寿光市把蔬菜品牌建设提升工程列为20项重大工程之一,重点从组织体系建设、蔬菜品质提升、品牌宣传打造等方面进行突破,以品牌化带动农民增收。“咱们品牌打出去了,蔬菜一点都不愁卖。”纪台镇孟家村菜农孟波是纪台长茄的老种植户,他告诉记者,品牌打出去了,最直接的变化就是销售变得“水到渠成”。

近年来,寿光蔬菜产业瞄准品牌化、标准化、组织化、智慧化、融合化,从以前的单纯种菜卖菜向种业研发、品牌打造、生态旅游、科技提升等多方面转变。2021年寿光正式发布“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公布了“寿光蔬菜”品牌的相关logo标识。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布,对寿光蔬菜品牌提升,开拓高端销售渠道,实现品牌蔬菜优质优价,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寿光市按照“做强两端、提升中间”的思路,抢占蔬菜全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全方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按照“突破全省、覆盖全国、互认全球”思路,做好标准研制、集成、输出“三篇文章”,探索组建蔬菜标准化产业学院、国际蔬菜发展联盟,实体化运行全国蔬菜感官与营养品质研发中心,力争五年内建成50个以上标准示范基地,新发布40项以上蔬菜标准。大力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农业品牌战略,整体推介用好“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打造10个以上知名品牌,让“寿光菜”成为“品牌菜”的代名词。(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桑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