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有钱服务”的重要“拉手”。近年来,古城街道范家沟子村、纪台镇纪东村,从农村生产用电线路改造、盘活闲置资源资产等方面入手,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2013年10月,古城街道范家沟子村旧村迁新村,240余户居民从平房搬进了楼房,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些年来,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村集体经济却相对薄弱。2018年6月份,范家沟子村党支部从农村生产用电线路改造入手,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据了解,范家沟子村农村生产用电线路大多建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当初建设起点低、基础差,加之线路老化严重,输电过程中损耗大,安全隐患多,制约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生产用电线路改造迫在眉睫。“这些线路年久失修,不仅存在安全隐患,线路损耗也十分大,无疑增加了生产用电成本。”范家沟子村党支部书记范立军说,线路老化后,灌溉大棚作物时,抽水泵都显得“没劲”,“这就像是一辆汽车在道路上行驶,道路坑坑洼洼,肯定跑不快。”范家沟子村对农村生产用电线路进行改造后,不仅大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用电质量,线路损耗也由原先的35%降到了15%,村集体每年增收四五万元。
2018年农村综合治理期间,范家沟子村20余年来的4.6万元尾欠全部收缴“清零”,随后,该村又重新规范土地承包合同,对村里的承包地重新测量、重新定价、重新签订合同。“以前村里的土地承包合同很简单,甚至没有书面合同,而且有些承包地的实际面积与合同不符,我们委托法律顾问帮我们重新规范土地承包合同,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范立军说,通过对承包地进行重新测量、重新定价、重新签订合同,村集体平均每年增收3万元。“有一户外村居民到村里承包了土地,但承包期到后一直拒绝缴纳承包费且不归还土地,我们通过法律程序收回了土地并重新发包,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3万余元。”
纪台镇纪东村有一处占地约28亩的窑坑已废弃多年,2019年,该村将窑坑承包出去,当年便有 15 年的承包费共计24万余元进账。“村里废弃多年的窑坑承包出去,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纪东村通过积极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实现开源,让沉睡的资产变成村集体增收的源头活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村借助农村综合治理契机,通过改造农村生产用电线路、清理多占宅基地等,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原先村集体缺少资金,农村生产用电线路改造一直没有提上日程。2018 年农村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村里对历年来的承包费、尾欠进行了追缴,村集体有了收入,借此机会,我们对村里约4.5公里长的农村生产用电线路进行了改造。”该村党支部书记常茂永介绍,纪东村农村生产用电线路建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风吹雨打,线路老化严重。农村生产用电线路改造后,线杆由过去的6米高换成了12米高,“裸露线”换成了“包皮线”,“农村生产用电线路改造后,村里更换了插卡电表,减少人工抄表流程,既方便了群众,又为村集体平均每年增收两三万元。”
据悉,该村对多占宅基地等行为进行了清理,并对家庭人口多、住房紧张等情况下确需继续使用宅基地的村民,要求其签订有偿使用协议,按平方缴纳一定费用。常茂永说,这一项平均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万元。
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2019年,纪东村投资170万元对村庄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改造提升,原先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4条主路全部安装了路灯……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寿光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浩宇 实习生 桑玉霞